• 中國乳業進入下半場,新乳業如何跑出高質量發展“上揚線”?

    時間:2022年09月26日    信息來源:互聯網 【字體:


            中國奶業現在進入了一個循序漸進、行穩致遠發展的新階段,未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。而過去,中國乳業經歷過“一日千里”的高速發展期,新希望乳業稱得上是其中的“黑馬”。2010年席剛接手時,新希望乳業還是個連續虧損的區域型乳企。歷經10年,格局翻覆,新乳業從競爭高度飽和的乳品市場中一躍而出,組建以“新鮮”為核心價值的乳企聯合艦隊,并于2019年順利登陸A股市場,如今市值增至百億,挺進巴氏鮮奶前三,成為國產低溫新鮮乳品的代表品牌。

            新乳業做對了什么?日前,新乳業董事長席剛接受媒體采訪,分享了新乳業破局突圍,從扭虧為盈到市值百億的發展路徑。

           談經營:在困難的時候更要找到長板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 “在困難的時候要找到長板,而不只是試圖去彌補短板。”席剛表示,企業經營首要是做好戰略選擇,找準方向。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,統領一個企業的時候,要深入思考應該走哪條路,選擇什么,放棄什么,企業發展的出口和空間在哪里。

            席剛回憶,2010年剛接手新乳業的時候,國內乳品市場已經很成熟,要想擺脫困境,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路,找到自己的長板。企業力量有限,只想著補短板會拉低整體水平,要想辦法識別出自己的長板,并且加長加厚,才有可能很快脫困。

            這就是新乳業基于多方考慮提出的“鮮戰略”。從競爭態勢看,當時全國的常溫奶領域已經高度扁平化和同質化,兩大巨頭已經形成絕對優勢,要想再跑出來,必須另辟蹊徑找差異化價值;從產品品類看,低溫新鮮乳制品對于優質原奶配置、“牧場—工廠—市場”的“三場合一”布局、生產技術能力、整體供應鏈要求都更高,這一較高的門檻讓區域性的乳企有了生存發展的機會空間;而從行業未來看,新鮮乳品的營養、口味等都有一定優勢,隨著城鎮化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、科學飲奶知識普及等,低溫新鮮乳品是重要的發展方向。

            在確定了戰略方向之后,就必須找到合適的管理經營團隊,并為其匹配一個合適的發展機制。席剛認為,一把手既能夠成為公司發展的引擎,也可能成為天花板,用心選好就成功了一半;而原本相同規模的兩個企業,之所以三五年后差距拉大,往往就是設計運行的機制和規則不同,因此要幫助團隊設計出一個能夠激發能力,從走路到跑步、從慢跑到快跑、最后到沖刺的機制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 再往前追溯,新希望集團之所以涉足乳業,也正是董事長劉永好從“肉蛋奶是優質蛋白質”為出發點,在已有農業端的布局后,決定挺進消費和零售端,用牛奶進入快速發展的城市生活。在經過很多調整、克服非常多的困難之后,最終完成了很好的戰略樹立,組建出一支能打硬仗的乳業團隊,使得新乳業成為新希望集團涉足消費端、打通產業鏈、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人力的橋頭堡。

            做好戰略選擇,找準方向;找到合適的人,組建靠譜的管理經營團隊;匹配合適的機制,新乳業能夠扭虧為盈,就是在經營上做好了這三個關鍵點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 談產品:初心、匠心、信仰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 作為一名“被CEO耽誤的產品經理”,席剛談起做產品來興味盎然。對消費品公司而言,把產品做好是最基礎和最關鍵的,這是與用戶建立鏈接溝通、為用戶提供價值的根本。而企業所處發展階段不一樣,思考產品也應該不一樣。尤其是在競爭性行業,企業必須不斷想辦法重新定義自己的產品,基于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做契合,還要讓用戶能夠非常明白地感受到價值。

            拿牛奶來說,大家都在講牧場好、工廠好、奶牛好,這是做一杯好牛奶所應該具備的條件,也是很多優秀企業所共通的。新乳業講“鮮戰略”,就要用產品重新定義牛奶的新鮮;貧w到日常生活,消費者買菜時會覺得當天的才新鮮,于是新乳業提出只賣當天的“24小時鮮牛乳”,就能讓用戶更容易明白新鮮的價值。


     

    【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注明“信息來源:XXX(非本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
    最新專題

    骚货无码在线观看